还记得是在去年十一月的中旬,我很偶然地得知了有参加冬奥闭幕式演出表演的机会。消息来得很突然,时间也很紧迫。经过了几轮的筛选,最后,和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一起有幸被选为了标兵演员。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已经有四个月的时间了。而前面的三场演出,可谓场场精彩,可谓精妙绝伦。而对于即将到来的这最后一场盛大的表演,也就是我所参加的残奥会闭幕式,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候,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些别样的情愫,也自然有很多的话想说。
我是一个很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行迹的人。把一些不溢于言表的思考诉诸笔端算是我自己平日消解的一种方式。
还记得当大家聚在一起集体合照的时候,我写道:
我时常问自己
还有什么对不起
当你看到芬芳满地
总能唤起你的回忆
也难忘当我坐在前往训练基地的大巴车上,看着寒冬即将逝去,春光即将到来的景色的时候,写下的一首小词:
《少年游》
京畿道路临水边,车马欲争先。杨衰柳残,
冰坚水静,枯草尚连天。
年前一望冬萧索,迎春今露尖。寒鸦点点,
征鸿片片,此时犹少年。
其实现在写下这样的一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要总结。故而,站在一个回望的角度,似乎可以把我的这段旅程提炼为如下几个关键词:一群人,一次盛会,两个角色,三处场地,四个多月。
应该没有一个人会说排练是轻松的,或是快乐的。一个动作反复做上十遍,一套舞蹈连着跳十几二十分钟,对于我们也是常事。以前很难相信自己的人生中会有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甚至于从来没有想过在大学的生活里会参加这么一次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活动。
在元旦以前,我们的训练是以周为单位的。每星期在学校的田径馆里,进行几次动作训练和队形上的一些简单变换。因为参与这场闭幕式并承担标兵的还有其他四所学校的同学,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的排练只是局部,而非整体。犹记得在今年一月六号的那天,我们这个集体第一次在鸟巢相遇聚首。那个时候我才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场演出的盛大。
在这次的冬奥之旅中,对我而言,最早的一次大震动是除夕这一天:第一次远离千里之外的血脉相亲,第一次和并肩同行的兄弟一同度过。学校也很有心的,为我们办了一次团年饭。在那个时候,大家好像都很开心。但以我的角度来说,其实内心五味杂陈,毕竟这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如何不教人牵动身处异乡的曲曲柔肠?
在排练的初期,常常是教学楼和训练场两处跑,说心里话,有一点在熬日子的直观感受。想着什么时候是个头?想着如果能不训练,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但随着日子逐渐过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却突然觉得心里产生了一种怀念,甚至于说是一种不舍的况味。从一开始担心自己融不进这个集体,从最初害怕自己无法胜任这个角色,到现在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认可了自身的价值,并且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从一开始的愁眉难展,到现在不由自主就会有控制不住的笑容。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结果!
我遇到了对我们很好的一批导演,我遇到了一个愿意带着我走的领队,我也遇到了一群能够和我站在一起并且给予我支持和温暖的好伙伴。以前的我是一个不太敢在陌生人居多的环境里表达自己的人。那个时候我总是低着头不说话,常常一个人在角落里,生怕别人发现我。而现在,我能交到来自外校的新朋友,还能以一种更加自信的姿态身处其中,并且可以持一种负责任或者近乎苛刻的态度把手上的工作做到最好。
当我谈及此处,不禁有个很牵动我情绪的细节袭上心头。我一度非常感恩指导我的导演和我的领队。但我却不知该如何表达。在我苦闷的那个晚上,母亲告诉我说:“你一定要尽自己全部的努力,把他们交代你的工作做到最好,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感恩和回报。”从那一夜开始,我突然觉得自己是有一种使命感的。这不仅是对我自己、对帮助过我的人、对给予我这个机会的国家。而同时,也让我卸去了一些东西,脱去了长久以来一直束缚我的种种,以更加饱满的姿态继续行走在这一段冬奥演出之旅上。
今年的二月二十二号那天,这个在日历上很显眼的日子,我完成了一次演员角色内容的转变。因为新的呈现方式的安排需要,我由标兵演员调整为了引导员标兵。由于时间所剩不多,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联排进入了一段更为紧密的时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突然发现我的旅途又得到了一次极大的丰富。这个极大的丰富,正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自己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融合以及集体在其中所起的决定性意义这三方面内容。具体来说,我遇见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域的可爱的灵魂,也惊叹于自己能够担负好以前从来没有能想象过的职责所在,也开怀地徜徉在这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之中。
这一次看似简单的调整,细细想来,其实对我是一个颇大的改变。改变,更多是从心理层面上的。我想,很多时候,与世间的人们的接触都是极短暂的。多少人,都只会是生命中的过客,匆匆而过,不会驻足停留,也或许不会再见面。但哪怕如此,我们也不会因此颓靡与悲恸。就是因为更多的这种相遇所带给我们的是温暖与感动以及在今后的日子定会产生的一种人之常情,也就是想念。当静下心来沉思的时候,抑或是受到某些环境触动之时,我们会想起一个人或一群人。我以为这就是在相对短暂的遇见之后诞生的一种思想、情感上的永恒。苏东坡说的好,“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就算是这样的一瞥,总还是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这就是“雪泥鸿爪”的人生内蕴。
每一个服务于这场冬奥的伙伴在我看来都是一致的,就像我们常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台前到幕后,从赛场到驻地,无不闪烁着大家的身影。每个人承担着属于自己的不同的使命和工作,但一以贯之的主线是相通的。同样,作为我们学校千余名参与这场盛会的学生中的一员,我的内心是有着抑制不住的豪情和感恩的。在这一百多天里,有位朋友问过我:你自己打心眼里觉得值得吗?我记得当时的回答是模糊的。但以现在的我来说,我只会笑着对他说两个字:值得!
这次“冰雪之约”的盛放,少不了每一片雪花的努力与付出。众多的“我”,汇成了“我们”,无数雪花的齐舞才能造就这场妙绝的冰雪盛宴。我们共襄盛举,我们奋力拼搏,我们书写着一段又一段动人的篇章,我们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
而属于我的冬奥之旅即将在北国冬日的暖阳下告一段落,但这段溢满温情的回忆,将会封存在心田,陪着我继续走在漫漫的人生路上……
文字/刘志远
编辑/吴欣然